AR You Ready?海內外5大AR藝術展覽讓記憶更有意義!|KingOne Design 王一設計

Close

Close

Close

AR You Ready?海內外5大AR藝術展覽讓記憶更有意義!

2024. July. 104,101王一資深編

透過創意AR展覽驅動跨世代藝術參與,更加沉浸、更加真實。

圖片來源: Freepik

AR展覽結合沉浸互動,藝術參與不再被動、寂寞

《策展人工作指南》一書中指出:「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之中,藝術將變得越來越普及,而參觀美術館也逐漸成為生活中的一部分。」但美術館的策展乃至於參觀美術館的行程,已有了變化。

Statista調查:截至2021年5月,由世界各地的博物館所欲實施的新技術、工具和數位展覽形式中,可以看到結合視覺、QRCODE等技術,AR擴增實際技術相關的應用囊括了第三名、第五名、第六名和第七名,也可以感受到AR技術之於博物館展覽最能符合體驗行銷的應用趨勢,YouTube共同創辦人陳士駿即說:「VR太寂寞,AR將改變你的生活。」VR需要一些專業的科技工具,像是頭盔、控制盤和感應器,而AR僅需要一支智慧型手機、平板或是APP應用程式。

截至2021年5月的調查,可以感受到AR技術之於博物館展覽最能符合體驗行銷的應用趨勢。

資料來源:Statista

的確,博物館也走在這波體驗行銷的旅程上,所謂體驗行銷,是品牌和其觀眾之間的互動,以新媒體為媒介,透過AR擴增實境技術,各種行銷主題都可以轉變為互動體驗,最重要的是,AR 技術,並不一定需要下載應用程式,這就是為什麼無論企業、單位規模,都開始投資擴增實境技術,以求提升消費者的參與互動、促進銷售。


「某些龐大的議題被化為容易理解的視覺圖像、觀眾在不知不覺間吸收。」當展覽的策畫以AR的裝置來展示,人一旦走進擴增出來的實境,就能走進藝術裡,更有群眾力,觀展者不再是被動地接受訊息,感受更多、接收更多。這趟博物館之旅,讓觀展和體驗行銷本身合而為一,是沉浸的、也是深度的,誰說藝術本身不能以更有互動性的愉悅方式靠近人們?與著重產品推廣的傳統行銷方法相比,體驗行銷更注重消費者,滿足了人們希望被娛樂、教育、刺激和挑戰的需求,參觀者可以使用智慧手機或AR眼鏡,通過掃描展品或展覽區域,解鎖額外的信息、視頻、聲音或3D模型,深入了解展品的故事或背後的歷史。

人一旦走進AR擴增出來的實境,個人體驗本身是藝術參與的一部分。

擴增實境是較易於實現的,並具有潛力觸及廣大觀眾。

圖片來源: Freepik

AR技術的應用: 既真實,又具想像力

擴增實境是使用技術將圖像、文字或聲音覆蓋在人們已經能夠看到的內容之上的過程。通過智慧手機或平板電腦的應用程式來修改現有圖像,當使用者站在一個場景前,拿起設備,看向螢幕的物體似乎存在於現實世界中,彷彿呈現展示現實的一個「修改版本」,既是真實的,也是想像的。


互動科技,以數位力吸引多元世代,不同的策展主題採用不同世代的受眾行銷方式,然而對於希望廣納更多人走進博物館的策劃單位本身,當然最大目標是闔家共賞、世代同感,不過針對博物館最希望行銷的年輕族群,有許多的調查與研究持續地進行中,希望能更洞察這群千囍年、Z世代的內心渴望。

AR將改變藝術展覽與觀看者的互動方式。

圖片來源: Freepik

葡萄牙的互動科技研究所(Interactive Technologies Institute)於2023年2月發布的研究顯示:15到19歲的青少年對博物館內的互動科技感到興奮、他們希望成為冒險故事中的主角。這個調查結果亦很符合Z世代以自我為中心、擅長與科技為伍的寫實樣貌。

博物館用故事、情境、互動營造展場,達到與人們深入溝通的目的,接下來,我們將一同探索近年最為人津津樂道、風靡於各世代、各社群的海內外5大AR展覽,感受藝術展覽如何透過數位互動新媒介擴散、成為線上線下各世代社群的「心靈享宴」。

1.巴黎自然歷史博物館,AR還原侏儸紀公園

2021年6月,巴黎自然歷史博物館(Muséum national d’Histoire naturelle)推出了一項使用微軟Hololens的擴增實境體驗-名為「REVIVRE」(再次生活),讓遊客能夠與數位化已絕種的動物面對面互動,即使這些動物在現實世界中已經不存在。


沉浸在大自然演化大畫廊的瀕危和滅絕物種展廳中,展開一次獨一無二的擴增實境漫遊之旅。這個擴增實境體驗包括11種如今已經絕種或瀕臨滅絕的動物:渡渡鳥、劍齒虎、斯特勒海牛、象鳥等等,就彷彿21世紀的侏儸紀公園再現,也讓超年輕的參觀者紛紛成為巴黎自然歷史博物館的小小粉絲。

AR讓想像力得以和真實交集,重現日常侏儸紀公園漫步,讓博物館之旅變得更有互動性。

圖片來源: Freepik

2.畢爾包古根漢美術館,AR跨時空沉浸文字美

AR技術應用之於博物館展覽規劃只限於圖像、影像嗎?感受文字結合視覺的力量吧!展於西班牙畢爾包古根漢博物馆的《LIKE BEAUTY IN FLAMES》是美國著名概念藝術家Jenny Holzer的新作品,通過擴增實境AR媒介呈現她立基於文字的代表性藝術作品。Jenny的文字創作利用LED投影、佈告欄和或公共裝置等等,探討性別、道德、戰爭、社會等主題,激發大眾省思。


這件獨特的藝術品是她專為畢爾包古根漢博物館製作,可提供三種不同的AR體驗 ,包括兩種從現場展示的方式以及以及第三種APP使用的體驗,亦即儘管還無法抵達西班牙古根漢博物館的人們,只需透過APP的下載,就能將《LIKE BEAUTY IN FLAMES》的意境結合任何你手機前面的景象,無論是建築物或是室內場景,頓時都彷彿藝術家本人正和你訴說一個跨文化的故事,沉浸吧!「想像」和「實境」一樣,會真實地律動在心裡。

《LIKE BEAUTY IN FLAMES》利用AR新技術,延續了Jenny一向擅長將發人深省的文字內容置於公共領域中的專業。

圖片來源:Museo Guggenheim Bilbao

3.東京國立新美術館,AI AR創造童年蔡國強

蔡國強是當代最著名的爆破藝術家,他於東京國立新美術館的大型回顧展覽-《宇宙遊—從“原初火球”出發》8月甫落幕,其中的展觀亮點包括一個AR設計。透過互動裝置,可以看到一件名為「Boy Cai」的作品,一個放風箏的小男孩,在展覽中漫遊,在視覺和氛圍上都很引人入勝。


這是由蔡國強通過他的自定義AI藝術項目cAI™開發的,對於向來走在藝術數位化前沿的蔡國強來說,他所在乎的已不是藝術如何使用數位媒介來進行展示,而是人與數位科技共同創作是否有需要擔憂的地方。

當參觀者在畫廊掃描QR碼時,就會激活「Boy Cai」,栩栩如生的小男孩穿梭在藝廊中,提醒人們保護好童年般的好奇心。

透過AR互動裝置,名為「Boy Cai」的作品,一個放風箏的小男孩,在展覽中漫遊。

圖片擷取自東京國立新美術館Facebook《宇宙遊—從“原初火球”出發》影片。

「目前使用人工智慧創作藝術的危險性不在於人工智慧本身,而在於使用AI創作後的成果不是藝術。」蔡國強的意思或許是藝術家不應為科技而科技,藝術本身才是主角。「火藥和AI對我來說都是難以捉摸和控制的媒介,但正因此令人著迷。火藥自有神奇的生命力,但需點火人;現在cAI™ 是我的影子和鏡子,是我的合作夥伴;未來它會打破這面鏡子,成為獨立的藝術家嗎?」

4.永續新加坡藝術計畫,以AR視界環抱地球

「Sustainable Singapore」:是由20位新加坡藝術家對地球可持續發展的願景為主題,展覽視覺洋溢著繽紛色彩,但溝通主題卻發人省思,每件作品都傳遞了各種環境主題的危機。

藝術主題亦常從人們自身的生活實景出發,以引發共鳴與連結。你或許尚未意識到全球3分之1的魚類資源已經過度捕撈,60%的魚類資源已處於可持續利用的極限狀態,如果我們希望將海洋資源傳給後代,那麼我們是否該給地球一個承諾,並且真正地實踐這個諾言?

「Sustainable Singapore」展覽是與MeshMinds基金會和Artivive合作,由新加坡國家藝術委員會贊助,以地球可持續發展目標為主題展出原創藝術品,每位藝術家都使用AR應用程式Artivive,將動畫故事層添加到靜態藝術品上,從快速循環到複雜的敘事故事,希望能引起影響新加坡乃至於世界上各種環境問題的關注,曾參與冰島雙年展的臺灣環境藝術家李蕢至就說:「藝術其實本身並不能做什麼,但它能做到提醒。」

「Sustainable Singapore」是首個利用Procreate和其他數位化工具製作藝術品的展覽。

圖片截自 Artivive影片

5.基隆港史館,AR重現海港在地記憶

臺灣,被16世紀的葡萄牙人喻為是「formosa福爾摩沙」,意即美麗之島,但生活在這片島嶼上,你對個別島嶼的認識有多深呢?基隆港,是北臺灣首要的海運樞紐,儘管腹地不若臺灣其他港口寬闊,卻從19世紀末就開始扮演著重要貿易港口的角色。


自2000年代起又發展郵輪母港業務,目前走訪基隆港當地可見許多國際郵輪停泊,海軍及漁業基地之一的色彩早已淡了,為什麼呢?時空背景更迭,許多人會為了基隆美食、九份蜿蜒美景特意到訪,卻不曾深入認識基隆港從清治、日治到戰後重新復甦的發展故事。

與基隆港史館合作時,王一設計特意使用AR技術的應用,以數位優勢與文化展結合:將大型海港與貨櫃船隻直接帶至觀眾眼前,海港舊時場景畫面彷彿真實在眼前,寓教於樂,引領老中青世代搭乘時光機器回到舊時的基隆港現場,帶來獨特觀展體驗。

AR場景將基隆港舊時作為大型海港的現場直接帶至觀眾眼前。

王一設計以AR技術模擬基隆港的穀倉。

以體驗行銷結合AR藝術展覽的4大優勢

1.以新媒介推動跨世代觀眾參與


博物館希望能透過AR擴增實境來「擴增」觀眾的參與度、豐富參觀者的體驗,因此許多博物館通過在展品中添加AR樂趣和遊戲,來吸引家庭和年輕群眾。年輕一代受益於引人入勝的數位體驗,而年長一輩的觀展者也受惠於更容易理解的展示方式,並且能向新事物學習,不同世代都能沉浸在展品中。結合新媒體的方法除了能讓博物館的內容更具深度的受眾創造性,也吸引更廣泛的觀眾。

拿起手機對準藝術品,AR體驗立即上線,博物館之旅老少咸宜。

圖片來源: Freepik

2.擴增實境加值記憶意義


透過AR技術,觀眾可以與靜態展品互動,深入了解故事本身,這種參與式體驗使博物館成為知識的互動場所,AR還能激發觀展者的好奇心和學習動力,使他們更容易保持對展覽的記憶,留下深刻體驗,而不僅僅是一次被動接受資訊的博物館觀展行程。

3.虛擬空間延伸故事可能性


AR讓藝術觀展本身擁有更多個人解釋的空間,這種互動性創造了引人入勝的環境,讓參觀者沉浸在豐富的虛擬世界中。同時,利用AR展示附加資訊、故事情節或多媒體元素,進一步豐富觀展者的體驗,並激發他們對作品與策展故事背後的好奇心。

4.從一人沉浸到多人沉浸


邁阿密的佩雷斯藝術博物館(PAMM)最初對在他們的展覽中、使用AR技術可能會導致孤立的擔憂、擔心遊客可能會沉浸在手機中,這與策展人、藝術家想要創造人們的共享體驗背道而馳,然而,他們發現了不同的結果,AR並不會與其使個人孤立,而是鼓勵了社交互動,當觀展者看到AR畫面發出「哇!」的聲音,接著就是和周圍的人一起使用操作、共享螢幕、就他們正在體驗的內容展開討論,甚至有潛力促使互不認識的陌生人展開了熱情的對話,AR展覽,不是一人的互動,而是多人的沉浸。

「VR太寂寞,AR將改變你的生活。」-YouTube創辦人陳士駿

圖片來源: Freepik

小結:視真的!融合虛實的AR藝術展覽共感共鳴!

全球博物館正在積極接受藝術知識不僅僅通過視覺傳播,更是通過參與和互動的發展,藝術是豐富文化理解和教育的溫柔方式,屬於感受型的個人行為,很適合互動科技的輔助。


「互動科技真正的優勢在於,它們讓我們能夠以本來無法執行的方式去理解、學習。」智慧手機作為AR應用的主要介面,就像魔鏡一般,能夠將想像的故事畫面化為真實,也能夠增進互動。AR展覽形式突破了傳統藝術的限制,讓觀眾可以參與、沉浸其中,探索藝術品的各個層面,並以自己的方式解讀,不僅豐富了藝術體驗,還促進了藝術和科技之間的交流和合作。

「互動科技真正的優勢在於,它們讓我們能夠以本來無法執行的方式去理解、學習。」

融合虛實的AR藝術展覽,為藝術界與觀眾提供了更具互動性和參與感的體驗,無論是藝術創作或是藝術欣賞,這個潮流無疑將持續吸引著藝術家、策展人和觀眾,並推動藝術的未來發展,當代藝術策展人王騰崇即曾說:「觀展是一種互動,如同觀劇,觀看時故事也進入身體持續發酵,與生命產生更多連結。」融合虛實的AR藝術展覽,正讓我們迎來一個令人振奮的「藝術生活化」、「生活藝術化」的共感共鳴新時代。

融合虛實的AR藝術展覽正讓我們迎來一個共感共鳴的新時代。

王一數位品牌誌|海邊的公共空間5案例追起來! 了解更多ARX藝術策展方案 ARX博物館策展規劃!立即連絡王一設計
王一資深編

專業文章、深度報導都交給我!

HOT! 熱門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