行動中的永續!從三大精彩展場案例看參展綠意
當看到「永續」這個詞彙時,你會先想到什麼呢?是搭乘大眾交通工具?或是環保減塑?永續其實並不僅是目標,更是我們付諸行動才能產生的成果;全球盛行SDGs的風氣下,各行各業也開始重視永續發展,甚至招募CSO永續長來負責相關事務,而企業經常選擇拓展市場、對外溝通的管道之一-「參展」,也自然發展出永續的趨勢,從展覽主軸、裝潢材料、舉辦形式到宣傳媒介等,都是企業可以參考的的切入點,在展覽的現場,可以感受到永續不是名詞,而是動詞,需要每個參與者,化口號為行動。
展場綠意綻放,參展單位攜手觀展者一同實踐永續行動。
圖片來源:Freepik
永續與參展-綠意綻放在各行各業
從政府單位到各行各業,永續概念設計與展攤主題規劃越趨緊密。
圖片來源:王一設計
MEET TAIWAN提出的推廣綠色會展指南中,建議參展企業可以透過3R法(Reduce、Reuse、Recycle)管理運輸、飲食、住宿、廣宣品與其它等5大面向,進一步以攤位裝潢為例,善用系統裝潢與綠建材、減少大圖輸出與印刷、選用LED燈具照明等,都是參展時可以實踐永續的作法。
資料來源:MEET TAIWAN(推動臺灣會展產業發展計畫),綠色會展懶人包
近年來已經有許多企業參展時,發揮巧思展現對永續議題的重視,如在台北國際食品系列展中,即以「食安永續」為展覽主軸,展出內容涵蓋有機食品、自動化設備、高效節能及環保低碳的機械、永續創新包材等,從製造過程到成品都緊扣「永續」;另外TITAS台北紡織展推出「永續環保」線上型錄主題展,展示符合永續性的精選產品,全球買主可以直接在網站上向廠商詢價,降低國外買主前往展場的交通成本,實踐永續同時也推廣永續產品。
台灣永續能源研究基金會董事長簡又新:「『永續』其實就是全面強化公司競爭能力,加上現在國際的趨勢和規範也都偏離不了『永續』,所以也是接軌國際的方式。」
1.轉動永續綠意–Taipei Cycle台北自行車展
日常生活中的移動是每個人實踐永續的第一步,除了搭乘大眾運輸交通工具外,不需耗費能源的自行車更是首選,Taipei Cycle台北自行車展便成為一個以永續為主軸的展覽,企業除了展示符合永續的材料、製程外,也結合科技讓實踐永續更加便利,王一設計在為企業設計展攤時也融入永續的元素:
(1) 以可回收再使用的鋼架搭建展攤,減少一次式裝潢耗材。
(2) 降低展攤隔間的數量,除減少裝潢的耗材外,也讓參展者更聚焦於自行車本身。
(3) 結合投影畫面介紹功能,保有展示內容的彈性,也減少海報展版的印刷輸出。
(4) 裝潢擺設結合綠色植栽,讓綠色設計溫暖眼球,還可回收重複使用。
企業除了展示符合永續的材料、製程外,也結合科技讓實踐永續更加便利。
王一設計為瑞振的展攤設計白色中島搭配植栽,提升綠意連結產品永續性。
王一設計以可回收再使用的鋼架搭建凱納的展攤。
2.綠色策展愛地球–帛琉「我們的海洋大會OOC」
海洋是全球彼此相通的共有資源,在探討永續議題時,海洋自然成為最先討論的焦點,保護海洋也成為實踐永續的關鍵行動,王一設計攜手國合會參與由帛琉主辦的「我們的海洋大會」,規劃台灣的海洋領域成果展時,展覽裝潢呼應大會環保再利用的精神:
(1) 展示背板採用環保瓦楞紙材,運送過程中可攤平減少體積、增加運量,展後可以回收。
(2) 應用木棧板打造展場,展後可以回收再使用,減少一次性裝潢耗材。
選擇可持續和環保的裝飾材料能降低資源消耗和環境影響,透過這些行動,策展不僅能傳達資訊與綠色創意,同時也能在保護環境方面,扮演積極的角色。
展攤設計融入海洋生態的視覺元素,帶給觀展者置身海洋的感受。
王一設計運用木棧板、瓦楞紙材布置展攤,呼應大會環保精神。
3.建造永續綠價值–台北國際建築建材展
隨著人們的需求增加,不斷建造新的建築物,居住、辦公、購物等都讓我們離不開水泥叢林,建築建材也跟上綠建築的趨勢,台北國際建築建材展中,展示了友善環境的材料、節能減碳的製程技術、改善建築物的能源效率等,王一設計規劃展攤時,展現企業亮點也同時兼顧永續:
(1) 運用企業的商品設立為隔板,展示商品又能減少隔間耗材。
(2) 減少封閉式空間,更有效能地運用光源,也能呼應綠建築的應用趨勢。
(3) 規劃情境式展攤,直接使用企業商品進行擺設,減少施工成本。
王一設計運用冠軍建材的版材作為隔間,減少一次性耗材。
王一設計使用和韻日本宅的設備規劃情境式展攤,減少施工成本。
小結:綠意會展,串聯線上展覽創造時代價值
在參展中感受到綠意蔓延,展覽永續化已是全球趨勢,企業參展也是接軌國際的重要管道,參展兼顧永續讓企業能夠在國際舞台上獲取優勢;隨著疫情解封,國內外的實體展覽陸續恢復舉辦,仍有許多展覽也增加或保留線上展覽的模式,串聯線上線下展覽,能以更全面的管道接觸參展者,延伸企業參展的時代價值;在永續的浪潮下,期待企業參展能展現對永續議題的關注與承諾,發揮正向影響力,也能提升品牌在消費者心目中的價值和好感度。
圖片來源:Freepik